今年热度最高的茶饮品牌,一定是霸王茶姬!
巴黎奥运会前一口气签约7位世界级运动员,更是成功押宝郑钦文,后者成功摘得“网球女单首金”,创造了历史,也让霸王茶姬成为本赛季借势营销最大赢家之一。
在新茶饮的竞争场上,霸王茶姬也是怒刷存在感,口碑翻盘、会员猛增、开店狂飙、营收逆转,创始人还放话“中国销售额超星巴克中国”。
在近期有哥供应链发布的全品类上半年门店盘点中,霸王茶姬上半年新增门店达到了1558家,在茶饮品牌中仅次于蜜雪冰城,超过了沪上阿姨、喜茶等品牌。
有哥餐链最新数据显示,霸王茶姬在全国门店数量达到5040家。
作为后起之秀的霸王茶姬,何以成为一匹冲劲十足的黑马?结合有哥餐链小程序详细数据,我们将从开店数据、产品数据、供应链等角度出发,并结合品牌发展史上对标过的品牌,进行深度解析。
抄茶颜,仿星巴克
霸王茶姬却成了集大成者
作为后出道的国风茶饮,霸王茶姬的成长之路,免不了“宛宛类卿”的评价,但模仿起家也让品牌少走了很多弯路。早期除了对标茶颜悦色,霸王茶姬还狠狠蹭大牌流量,与Dior、LV、香奈儿等品牌频频“撞脸”,借力打力,实现了快速出圈。
进入爆发期,创始人直接摊牌了,要与星巴克中国一决高下。企业2024年第一季度完成超58亿销售额,对比星巴克中国2023财年的220亿人民币收入,超越或许只是时间问题。
1.产品策略:定位“原叶鲜奶茶”,稳扎健康赛道
定位并首先提出“原叶鲜奶茶”的概念。
霸王茶姬目前的产品分原叶鲜奶茶、云顶茶、果茶、纯茶四类,SKU约40个,其中使用鲜果的产品占比仅约35%。这种弱化水果,主打原叶鲜奶茶的产品策略,更有利于实现标准化。
主打大单品和基本款策略。
经过前4年的数据积累,霸王茶姬发现,整个产品中的3-4款产品占据了所有销售的70%,成为门店经典款。
在品牌的产品销售结构中,伯牙绝弦作为绝对大单品,2023年销售约2.3亿杯。
走大单品策略有两个逻辑:
其一,这种产品策略将诞生高度集中的供应链,大大提高效率。
其二,消费品中的经典款,能诞生的利润空间几乎是创新产品利润的两倍。
点击图片,跳转小程序查看
围绕“健康”、“升级”讲故事。
在健康这件事上,霸王茶姬有3个关键词:成分配比、产品分级、标识认证。
产品身份证——率先公布产品热量,且公开产品配方。
营养选择标识——参考国内外标准,对产品进行分级,方便顾客根据需求进行选择。
健康计算器——营养可计算,热量呈现更透明。
值得一提的是,霸王茶姬的用户群体中,女性占比高达60.4%,20-40岁的用户占比高达83.8%,且主要分布在一二线城市,其打出的健康标签,正切中了目标客群的痛点。
2.开店策略:一路狂飙,下沉出海
“奶茶赛道第一大基础是规模效应,拼规模。”
作为餐饮行业中连锁化率最高的品类之一,2023年茶饮的连锁化率高达49.1%,预计2024年这个数字将达到51.6%。
茶饮进入赢家通吃、强者恒强的竞争阶段。头部品牌都在抢地盘、争上市。
霸王茶姬也在不断刷新开店速度。第一个1000家门店,耗时超过5年;1000家到3000家,仅用了一年的时间;从3000家到5000家,今年只用了7个月……
霸王茶姬的门店已经完成了全国(除港澳台外)所有省份的覆盖。初期主攻一二线城市,现在三四五线城市占比近50%,随着品牌的进一步下沉,这个比例还会持续增加。
作为最早一批出海的茶饮品牌,霸王茶姬自成立第二年就开启了海外扩张之路,东南亚是其品牌全球化的起点。数据显示,截止5月20日,海外门店数突破100家。就在前天,霸王茶姬在新加坡3店齐开,东南亚团队正在组建中。
更多的店、更广泛的覆盖,一切都指向品牌的愿景:服务100个国家的消费者,每年提供150亿杯现代东方茶。
3.价格策略:比拼质价比,“盈”在品牌力
在价格方面,霸王茶姬选择了15-20元的价格区间。
这个价格区间既考虑到了门店规模上限,同时也给加盟商留足了利润空间。
社交媒体上,“霸王茶姬加盟”已经成为财富密码,背后是无数想要分一杯羹的投资者。“日均销量千杯,一年回本”的案例吸引大量准创业者排队摇号。
19元的人均,在奶茶饮品中属于偏上的水平,作为对比,奈雪的茶人均20元,喜茶为17元。
因此,霸王茶姬在门店选址上也会更多选择商场,与目标客群的消费购买力相匹配。
能让顾客买单,靠的是质价比和品牌力。一方面,投入很多精力,讲好“健康升级”的故事;另一方面,花大价钱营销,打造年轻化、潮流化的品牌印象。
4.供应链策略:产品极简,效率优先
得益于“原叶鲜奶茶”的定位与大单品策略,霸王茶姬将产品供应链精简为“茶叶、奶、包材”,鲜奶、包材主要走采购,背后的奶制品供应商主要是雀巢,糖则来自壹糖天下。
茶叶的中间加工和拼配环节都可以标准化,据创始人所说,“至少可以做到90%以上的稳定性”。
在门店运营端,霸王茶姬使用酒总易快得、佳泽科技、水精灵等企业的制茶设备,智能化程度高,将效率做到了极致。
霸王茶姬的制作时长仅需8秒,2023年,霸王茶姬月均单店销售达2.4万杯,高峰期还创造过单店单日销售8687杯的历史记录。
先模仿,后超越
崛起背后的逻辑
虽然成立较晚,但是霸王茶姬的发展一骑绝尘,超越了“领路人”茶颜悦色,如今要赶超星巴克。
会模仿就能成功。历史上有无数的案例已经验证了这一道理,通过模仿起家,做到头部的企业不计其数,上一期介绍的华莱士也是经典案例,但模仿只提供初始的加速度,“画虎画皮难画骨”,模仿不仅要仿到精髓,还要在此基础上颠覆。
1.抄:照抄思路,模仿精髓
从茶颜悦色那里,霸王茶姬提炼了2个核心点。
产品定位:“茶底+鲜奶”。既避开了鲜果茶的激烈竞争,也让供应链体系搭建更简单。
品牌定位:走国风路线。与其他一众茶饮品牌形成了差异化,且由于茶颜悦色深耕湖南湖北的原因,霸王茶姬承接了全国的流量。
2.超:不断超越,更换目标
在品牌发展上,霸王茶姬有十足的野心,模仿茶颜,超越茶颜;对标星巴克中国,如今营业额已经接近目标。
在学习星巴克的路上,也是越走越远。从品牌的设计到门店的空间属性,以及打造产品的逻辑,都离不开它的影子。
而从底层逻辑来说,星巴克最具竞争力的是严格且完善的供应链系统,强大的供应链保证了产品的标准化。
一份浓缩的茶液,加了奶就是原叶鲜奶茶,加了水就是纯茶,霸王茶姬学到了咖啡产品打造的逻辑,让产品变得简单易复制。如今也在完善自身的供应链体系建设,重点布局茶叶供应链,通过“茶叶种植计划”来做产业链整合。
但是在供应链打造上,星巴克还有一个优势是霸王茶姬所不具有的,咖啡的制作比较简单,同时咖啡原材料易于储存,整体更易标准化。
在规模方面,星巴克在全球超过80个市场拥有32000家门店,在规模化和全球化的方面,霸王茶姬还需要深度试水,从东南亚起步,探索全球市场的接受度。
综合来看,成为“东方星巴克”的路还很遥远。
3.炒:炒高热度,炒出声量
毫无疑问,霸王茶姬是非常擅长整合营销的品牌。
在收割奥运流量之前,品牌也从不缺少流量和话题度,精准把控目标客群的注意力,既有“霸王茶姬的产品和故事都让人失眠”这样的好话题,也有“霸王茶姬×Keep”这样1+1>2的品牌联名,推出各种节日限定,6周年更是壕送几十万杯伯牙绝弦……
在落地和执行上也是相当能打,全年活动不停歇,在公域上打造话题,用东方文化引发共鸣,提升品牌影响力,强化价值输出;在私域做客户运营与沉淀,形成营销闭环。
话题不断、资本加持,霸王茶姬当下已进入发展的快车道,但蒙眼狂奔的背后,仍有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:
1.处理不清的员工关系。
前不久,霸王茶姬旗下门店无故公示离职员工身份信息,不仅伤了“打工人”的心,还涉嫌违法。“打工人”是品牌的主流消费客群,处理不当很容易“掉粉”,大主播李佳琦的“哪李贵了”可以作为前车之鉴。
2.不断出现的客户投诉。
不明异物、口感不佳、营销套路……高节奏扩张的背后,加盟模式的弊病也无可避免,为了品牌长远考虑,产品和服务上的精细化运营还要下点功夫。
至于未来霸王茶姬的门店扩张、门店经营如何,在有哥餐链的门店数据模块,可以长期跟踪答案。
此外,随着中餐出海成为餐饮大趋势,如何找到合适的供应链也成为连锁品牌的热门话题,有哥餐链出海供应商板块即将上线,敬请期待后续信息。
结语:
模仿之后,是颠覆和超越。想要打造中国“星巴克”的品牌很多,但很多都在半路调转了方向,回归到自身擅长的领域。
说到底,霸王茶姬也不过是成立不到7年的年轻品牌,将强势能转为真正的品牌资产,还需时间沉淀。
发布于:北京市